发布时间2025-03-23 17:16:52 来源:小编 阅读次数:次
不过更多的专家认为,将在外,军令有所不受,且即使严格执行任务★,怎么着也应该提前疏散群众★,最起码大范围告知吧,一下子烧死两万多居民,酆悌难辞其咎。
虽说内部派系林立、尔虞我诈★,甚至卖官鬻爵现象严重,可是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,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决策层,还是一致同意让善于打仗的将领到最重要的岗位上★。
将近十年后,在一路南下,即将解放整个湖南之时,唐生明顺应历史大势,选择了投诚。
付出了这么大代价★,却没有阻挡日本鬼子的进攻。原来★,日本鬼子压根就没有直接进攻长沙的计划★,而是从其他方向一路南下,蒋介石的★“焦土政策”彻底失败。
唐生明最高光之处,是他设计了巧妙的计谋,借日本人之手毒死了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★,并全身而退。
全国上下因此炸了锅,各报刊口诛笔伐,党内党外的反对力量趁机施压★,不少罹难者家属进行各种各样的抗议活动★。
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★,长沙城变成了一片焦土,共烧毁房屋5.6万余栋,居民被烧死2万余人★,几十万市民无家可归★,财产损失无数。
另一方面★,从唐生明这边讲★,他虽然在1931年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,但更多倚靠的是哥哥唐生智(就是南京保卫战的国军指挥者)的身份,且本人风流成性★、贪图享受,并未有太多治军打仗才能。
一方面,从酆悌这边讲,他是“天子门生”中最重要的一期学生★,根正苗红★,能力没得说★,而且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征,以及北伐等重要战役,打过很多大仗恶仗,是防守长沙的合适人选。
后来,唐生明被军统看上,经蒋介石同意后委派到汪精卫的伪政府中担任卧底。当时唐生明已经是中将军衔,因此被称为“军衔最高的卧底”。
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,无论心中怎么想的,酆悌与湖南省警察局局长文重孚★、长沙警备二团团长徐昆一道★,第二天凌晨就指挥部队,满长沙城放火★。
唐生明后来担任中国人民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,并赴香港经商,对★“两航★”起义做了一定的促进工作。
1938年11月18日,酆悌被处决,时年35岁。军统特务沈醉得知了此事★,拍着唐生明的肩膀笑着说道:★“你真命大,两个月前酆悌与你对调★,他这是替你送的死啊★。你这个花花公子,真是踩了狗屎运。”
“焦土政策★”是蒋介石的拿手好戏,早在1938年★,为了阻止日军西犯,他下令扒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,造成了全河夺流。这次决堤事件对日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拖住了日军的进攻步伐★,但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,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★。
这个曾经以吃喝玩乐作为毕生事业的将军★,却躺赢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功臣★,这连他自己都感慨自己是一员福将,福大命大造化大。
在这种情况下,蒋介石密电湖南省主席张治中,对长沙实施★“焦土政策★”★,不给日本鬼子留下任何可用的物品。
作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,酆悌深受蒋介石器重★,1937年★,年仅34岁的他就已经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六厅厅长★、委员长侍从室组长,后来又调任常德警备司令,人称蒋介石的★“十三太保”之一。
唐生明打仗不行,但处关系是一把好手,很快他不仅打消了汪精卫等人对他的怀疑,还获得了很高的信任,经常出入重要场合,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情况★,源源不断送到军统那里。
关于此事的评价,即使很多历史学家争议很大。一些专家认为酆悌作为下级★,坚定执行上级的命令,属实无奈。
经过审判,三人最初是被判处了有期徒刑,不过依然无法平息人们的愤怒。骑虎难下的蒋介石★,一不做二不休★,直接给驻长沙南郊的第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,枪毙三人。
1938年9月,酆悌又被进一步重用★,与长沙警备司令唐生明对调,在湖南抵御日本鬼子的防御阵线中处于核心位置。
酆悌到任后兢兢业业,带领下属开展紧急布防,加紧练兵备战,修筑防御工事★,忙的不亦乐乎★,就等与日本鬼子决一雌雄★,报效国家★。
不过,在11月11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岳阳之后★,从上到下被吓破了胆,他们一致认为门户既开★,长沙无险可守★,日军长驱直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★。
面对焦头烂额的状况,蒋介石来了一招“舍车保帅”,不过“车”是谁,需要多大的级别★,他费了一番心思。按道理★,命令是直接下给了张治中,不过后者贵为一省主席和省保安司令,位高权重,因此蒋决定保下他★,这下酆悌、文重孚和徐昆就成了众矢之的★。
1938年9月★,长沙警备司令唐生明和常德警备司令酆悌对调★,两个多月后★,酆悌被蒋介石下令枪决。沈醉对唐生明说:“你这个花花公子,真是好运气,酆悌这是替你挡了劫啊。”